|
项目编号 |
JSTK-(职评)336-2019 |
|
项目名称 |
华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
|
评价类型 |
预评价□ 控制效果评价□ 现状评价■ |
|
建设单位 |
华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所在地 |
靖江市江平路51号 |
|
项目概况 |
华达公司是1990年创办,与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东风本田、广州本田、武汉本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长安福特、奇瑞汽车、东风悦达等知名汽车制造厂的A级配套企业,公司位于靖江,现有固定资产3.5亿元,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厂区占地面积100000m2。 企业于2017年进行第一次职业卫生现状评价,编制单位:江苏多多28注册入口安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近三年的变化: 管件车间增加了管件自动生产线,代替了原来手工操作如倒角、修整等操作;冲焊车间增加了自动冲压生产线,减少了人工操作,由原一台冲压机一台作业人员减少到一条冲压线2-3人,人工负责上、下料操作;氨分解炉移到车间外部(原位于管件车间钎焊区),位于管件车间东侧。 |
|
主要职业病危害 |
苯、甲苯、二甲苯、氨、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磷酸、碳酸钠、氧化锌、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一氧化碳、其他粉尘、电焊烟尘、噪声 |
|
预测/检测结果 |
检测结果表明,检测点苯、甲苯、二甲苯、氨、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磷酸、碳酸钠、氧化锌、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一氧化碳、其他粉尘、电焊烟尘检测结果符合GBZ2.1-2007的要求。 检测点紫外辐射、激光辐射检测结果符合GBZ2.2-2007的要求。 冲焊车间(固定焊1、固定焊2、悬挂焊、手动二保焊、自动焊、冲压1、冲压2、冲压3、冲压4)、管件车间车床噪声检测结果不符合GBZ2.2-2007的要求,其他检测点噪声检测结果符合GBZ2.2-2007的要求。 |
|
评价结论 |
行业类别:汽车制造业 |
|
职业病危害一般□ 较重■ 严重□ |
|
|
建议或补充措施 |
1.冲焊车间部分噪声超标,建议完善防噪措施,如条件允许建议设置吸声、隔声设施。 2.建议为电泳车间操作人员配发防毒口罩。 3.冲焊车间噪声超标,建议企业加强防噪耳塞的发放和管理,实施工人佩戴耳塞情况的监督机制,防止噪声对工人听力的损伤。 4.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减少设备因失修而导致噪声强度加大。 5.建议企业根据公司各岗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发放周期,确保作业工人在作业过程中正确的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且保证防护用品在有效使用期限内,使个人防护用品切实的起到降低职业危害的作用。 6.建议在生产车间增设警示标示,如在电泳车间增设碳酸钠、磷酸的职业卫生告知卡、当心中毒等警示标示、各车间增设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并定期更新。 7. 健全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应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的规定健全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个人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卫生培训档案等。 8. 建议企业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在岗人员定期组织其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体检率达100%,对于体检中发现的异常人员按照体检机构建议及时安排复查。 9.建议对新进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应做好岗前体检工作,对离岗人员应在其离岗前的30日内组织其做好相应的离岗体检, 10.企业女工超过100人,建议设置妇女卫生用室 11.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47号)第二十条规定,企业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和劳动者公布。 12. 企业以后的新、改、扩建工程及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开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 |
|
专家意见 |
1.完善评价依据,细化评价范围、工程内容、单元划分 2.完善主要原辅料表 3. 完善生产工艺流程描述,细化人工操作环节,补充废气处理、烘干工艺描述 4. 完善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与评价 5. 细化建筑卫生学调查、防毒、防噪措施的调查、分析与评价 6. 完善公辅工程调查与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7. 完善个人防护用品、辅助用室、警示标识、应急救援、职业健康监护的调查、分析与评价;完善氨报警器、冲淋洗眼器的设置与评价 8. 完善防护设施的调查与分析、运行与维护的内容 9. 核实分项结论,补充完善关键控制点 10.完善建议内容,补充个人防护、应急救援、健康监护等方面的内容 |